李阿姨:王護士,明天我就出院回家了,醫(yī)生說讓我保護好胳膊上的這個PICC管,下次輸液還要用。那我回家能洗澡嗎?我還能給我大孫子做飯嗎?
王護士:李阿姨,您別急,我給您好好說說帶PICC管回家需要注意些什么。
一、PICC定義
PICC:經(jīng)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 (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): 經(jīng)上肢貴要靜脈、肘正中靜脈、頭靜脈、肱靜脈,頸外靜脈(新生兒還可通過下肢大隱靜脈、頭部顳靜脈、耳后靜脈等)穿刺置管,尖端位于上腔靜脈或下腔靜脈的導管。
二、日常活動與保護
1.可進行的活動:
可做一般家務(如煮飯、洗碗)、適度手臂活動(握拳、伸展)等。
2.禁止的活動:
避免提重物(>5kg)、游泳、泡澡、劇烈運動(如引體向上、羽毛球)。
3.洗澡與穿衣
洗澡:可淋浴,但需用保鮮膜包裹穿刺部位,防止進水;避免盆浴和泡澡。
4.穿衣:選擇袖口寬松的衣物,穿脫時先穿患側(cè)、后脫患側(cè),避免拉扯導管。
觀察導管:注意導管有無脫出、滲血、紅腫等異常,發(fā)現(xiàn)問題及時就醫(yī)。
5.睡眠與手臂保護
睡眠姿勢:避免壓迫置管側(cè)手臂,可使用保護袖套或絲襪套住導管。
手臂活動:適當進行穿刺側(cè)手臂活動,置管24小時后,可使用握力球鍛煉,每天4~6次,使用最大力握球25下左右,握2秒松2秒為1下,也可進行轉(zhuǎn)腕、指尖彈琴、握拳活動等,促進靜脈血液回流。
三、維護或就醫(yī)時機
1.根據(jù)2024年《靜靜1治作護性技術操作標準》及2021年 INS 指南, PICC 導管在治療間題期間應7d維護一次。
2.若穿刺部位發(fā)生滲液、滲血時應及時更換敷料,穿刺部位的敷料發(fā)生松動、污染等完整性受損時應立即更換。
3.局部腫脹疼痛:表現(xiàn)為置管側(cè)肢體突發(fā)性腫脹,按壓時有脹痛感、皮膚張力增高、皮膚發(fā)紅發(fā)熱等,應立即就醫(yī),以防止PICC置管后血栓形成。
4.穿刺點皮膚有硬結(jié):穿刺點紅腫、疼痛、硬結(jié)或滲液、伴皮溫升高,應立即就醫(yī).以防止 PICC 導管相關感染。
5.穿刺點皮膚發(fā)癢,皮膚有片狀紅斑、丘疹時應立即就醫(yī),以防止發(fā)PICC 過敏性皮炎。
愿這根導管成為您康復之路的“生命通道”,而非負擔。您今日的每一次認真護理,都在為明天的健康保駕護航!
溫馨小提示:PICC護理??崎T診時間:每周1.3.5下午開診
(李苗苗 王雙利)